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类资料、文献、图书,现在图书馆档案馆装不下后怎么办,再新建图书馆档案馆吗?

发表时间:2018-09-15 08:46

这种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愈来愈引得各界关注,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作一下参考回答:

    内容的复杂多元化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各种档案的载体形式也逐渐发展丰富,从泥板、蜡板、纸草、棕榈叶、简帛等,到后来的纸,以及近现代出现的磁盘、音像、电子文件等等。

    首先,资料的堆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许多档案不是具备永久保存价值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保管、利用的同时,要注重对各类资料利用价值的判断。在档案学上,存在一种术语叫做档案鉴定工作。广义上的档案鉴定工作包括对档案的真伪,以及对档案价值的鉴定。狭义上的档案鉴定工作就是对档案价值的鉴定。通常,档案界所说的档案鉴定都是价值鉴定的。档案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工作。档案鉴定是“去粗取精”,提高档案管理效益的科学措施,便于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便于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应付突然事变;是关系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其次,档案数量和内容的膨胀,要求我们必须精简档案信息内容,就现代社会而言,档案信息内容的电子化成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信息电子化条件下,传统的档案工作开始引进现代化技术,一向隶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档案工作,在电子化建设过程中要融合、渗透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与知识,这使得档案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显著增加。从长远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就是档案信息化的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局部,而是对整个管理工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①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
 ②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③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
 ④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⑤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但档案事业要注意这方面发展动向,超前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使现在的劳动电子化,为将来“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束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档案管理和时代接轨的产物,是档案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模式。所谓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指以档案资料为主要物质对象,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的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和光盘。

    鉴于人们可以在机器上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这一档案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法律凭证作用等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为此,档案界应采取如下对策:
 1、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2、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3、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前的档案管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介入,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
 4、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我们!
---------------------------------------------------------------
官方微信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号:sjkykj
联系电话:17608776895
技术支持QQ群:458390051      邮 箱:yxsjky@163.com
公司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李棋街道科创大道9号中国电子现代数字城市创新中心二楼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